- 创世记
- 出埃及
- 利未记
- 民数记
- 申命记
- 约书亚记
- 士师记
- 路得记
- 撒母耳记上
- 撒母耳记下
- 列王纪上
- 列王纪下
- 历代志上
- 历代志下
- 以斯拉记
- 尼希米记
- 以斯帖记
- 约伯记
- 诗篇
- 箴言
- 传道书
- 雅歌
- 以赛亚书
- 耶利米书
- 耶利米哀歌
- 以西结书
- 但以理书
- 何西阿书
- 约珥书
- 阿摩司书
- 俄巴底亚书
- 约拿书
- 弥迦书
- 那鸿书
- 哈巴谷书
- 西番雅书
- 哈该书
- 撒迦利亚书
- 玛拉基书
- 马太福音
- 马可福音
- 路加福音
- 约翰福音
- 使徒行传
- 罗马书
- 哥林多前书
- 哥林多后书
- 加拉太书
- 以弗所书
- 腓立比书
- 歌罗西书
- 帖撒罗尼迦前书
- 帖撒罗尼迦后书
- 提摩太前书
- 提摩太后书
- 提多书
- 腓利门书
- 希伯来书
- 雅各书
- 彼得前书
- 彼得后书
- 约翰一书
- 约翰二书
- 约翰三书
- 犹大书
- 启示录
- Cebuano | Ang Pulong Sa Dios (APSD-CEB)
- Čeština | Slovo na cestu (SNC)
- Dansk | Bibelen på hverdagsdansk (BPH)
- Deutsch | Hoffnung für Alle (HOF)
- English | Amplified Bible (AMP)
- English | King James Version (KJV)
- English | 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 (NASB)
- English | New International Reader's Version (NIRV)
- English |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 UK (NIVUK)
- English |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NIV)
- English | New Living Translation (NLT)
- English | The Message (MSG)
- Español | Nueva Versión Internacional (Castilian) (CST)
- Español | Nueva Versión Internacional (NVI)
- Français | La Bible du Semeur (BDS)
- Hrvatski | Knijga O Kristu (CRO)
- Ilonggo | Ang Pulong Sang Dios (HLGN)
- Italiano | La Bibbia della Gioia (BDG)
- Kiswahili | Neno: Bibilia Takatifu (SNT)
- Nederlands | Het Boek (HTB)
- Norsk | En Levende Bok (LB)
- Polski | Słowo Życia (SZ-PL)
- Português | Nova Versão Internacional (NVI-PT)
- Português | O Livro (OL)
- Quichua | Mushuj Testamento Diospaj Shimi (MTDS)
- Română | Nouă Traducere În Limba Română (NTLR)
- Russian | New Russian Translation (NRT)
- Slovenčina | Nádej pre kazdého (NPK)
- Spanish | Spanish, Castilian (La Nueva Biblia al Día) (NBD)
- Swedish | Swedish Contemporary Bible (SVL)
- Twi | Nkwa Asem (NA-TWI)
- Русский | Священное Писание (Восточный Перевод) (CARS)
- Русский | Священное Писание (Восточный перевод), версия для Таджикистана (CARST)
- Русский | Священное Писание (Восточный перевод), версия с «Аллахом» (CARSA)
- עברית | Habrit Hakhadasha/Haderekh (HHH)
- العربية | Ketab El Hayat (NAV)
- ภาษาไทย | Thai New Contemporary Bible (TNCV)
- 한국어 | Korean Living Bible (KLB)
- 日本語 | Japanese Living Bible (JLB)
- 汉语 | Chinese Contemporary Bible (Simplified) (CCB)
- 汉语 | Chinese Contemporary Bible (Traditional) (CCBT)
- 汉语 | Chinese Union Version (Simplified) (CUVS)
亚玛谢做犹大王
1以色列王约哈斯的儿子约阿施执政第二年,犹大王约阿施的儿子亚玛谢登基。 2 他二十五岁登基,在耶路撒冷执政二十九年。他母亲叫约耶但,是耶路撒冷人。 3 亚玛谢做耶和华视为正的事,虽不如他祖先大卫,但事事效法他父亲约阿施。 4 然而,他没有拆毁丘坛,人们仍在那里献祭烧香。 5 他巩固了王位后,立即处死了杀他父王的臣仆, 6 但没有处死他们的孩子,遵照了耶和华在摩西律法书中的吩咐:“不可因孩子犯罪而处死父亲,也不可因父亲犯罪而处死孩子。各人要自负罪责。” 7 亚玛谢曾在盐谷杀了一万以东人,攻占了西拉,把西拉改名为约帖,沿用至今。
8 后来,亚玛谢差遣使者对耶户的孙子、约哈斯的儿子、以色列王约阿施说:“来,我们战场上见。” 9 以色列王约阿施派人对犹大王亚玛谢说:“黎巴嫩的蒺藜派使者去对黎巴嫩的香柏树说,‘将你女儿嫁给我儿子吧。’后来黎巴嫩的一只野兽经过,把那蒺藜践踏在脚下。 10 你打败了以东人就趾高气扬,还是待在家里庆祝胜利吧,何必惹祸上身,使你和犹大一同灭亡呢?”
11 但亚玛谢不理会他的劝告。于是,以色列王约阿施起兵攻打犹大王亚玛谢,两王会战于犹大的伯·示麦。 12 犹大人被以色列人打败,兵将都各自逃回家去了。 13 约阿施在伯·示麦擒获亚玛谢,然后前往耶路撒冷,拆毁从以法莲门到角门约一百八十米长的耶路撒冷城墙, 14 抢走耶和华殿里和王宫库房里的所有金银和器皿,并带着人质返回撒玛利亚。 15 约阿施其他的事,包括他怎样英勇对抗犹大王亚玛谢,都记在以色列的列王史上。 16 约阿施与祖先同眠后,葬在撒玛利亚的以色列王陵。他儿子耶罗波安继位。
17 以色列王约哈斯的儿子约阿施死后,犹大王约阿施的儿子亚玛谢又活了十五年。 18 亚玛谢其他的事都记在犹大的列王史上。 19 耶路撒冷有人谋反,亚玛谢就逃到拉吉,叛党派人追到那里杀了他。 20 有人用马将他的尸体驮回耶路撒冷,葬在大卫城他的祖坟里。 21 犹大民众拥立亚玛谢十六岁的儿子亚撒利雅[a]为王。 22 亚玛谢与祖先同眠后,亚撒利雅为犹大收回了以拉他,并重新修建。
耶罗波安二世
23 犹大王亚玛谢执政第十五年,以色列王约阿施的儿子耶罗波安在撒玛利亚登基,执政四十一年。 24 他做耶和华视为恶的事,没有离开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犯的那些罪。 25 他收复了从哈马口到死海[b]一带的以色列边境,正如以色列的上帝耶和华借祂仆人迦特希弗人亚米太的儿子约拿先知所言。 26 因为耶和华看见以色列人,无论自由人还是奴隶都十分痛苦,没有人帮助他们。 27 耶和华没有说要从世上抹去以色列的名,因此他借着约阿施的儿子耶罗波安拯救他们。 28 耶罗波安其他的事及其一切所作所为,包括他怎样英勇收复大马士革和一度属犹大国的哈马,都记在以色列的列王史上。 29 耶罗波安与祖先——以色列的先王们同眠后,他儿子撒迦利雅继位。